杭州莱佛士
杭州莱佛士 时间:2025-04-05 17:15:52
而国外学者往往都是对一条结论提出半页纸甚至是几页纸的修改意见。
国家领导人日益认识到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的重要性,因而出台了一系列与环境有关的法律。雷声大雨点小清华大学法学教授、环境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明越指出,目前在国际范围内,几乎没有采取任何法律措施来应对棘手的气候改变问题。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前任所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指出,抛开政治因素不谈,与发展减排技术相比,让人们改变生活方式要难得多。虽然可供选择的可再生能源有不少 – 包括风能、生物质能等 – 但他提出,从长远来看,太阳能可能是最可行的解决方案。例如,解决诸如水资源短缺等问题需要的不只是科学研究,还需要商业解决方案和严格有力的法制框架,他说道。尽管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但所有专家一致认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碳排放国家 – 中国和美国 – 有责任为其他国家树立典范。如果再不进行变革……人类早晚要灭亡,无论贫穷或富裕、强大或弱小。
德里斯勒指出,按中国的经济规模来看,中国提出的降低40%至45%的碳浓度只是一个很普通的目标。19世纪末20世纪初,晚清政府因需要在武汉进行城市扩建而掏空了国库,此时,私人团体介入并帮助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建造桥梁和公路等。[主持人侯云春]: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很高兴由我来主持本届论坛第五单元的讨论。
发挥好这一综合作用,既可以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又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气候变化白皮书也颁布多次,很多媒体上面发表过,他们说不理解,所以我部分同意你的观点,但是部分不同意。[提问]:我是来自德意志银行的代表。我想还是有能力达到这样一个目标,必须要坐下来讨论如何实现这一点。
今天当我们提高能效,做这些工作的时候,一方面我们看到了人均能源消耗方面有很大的改善,同时人均碳排放方面有很大的改善,当然,对于发展中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来说,仅仅是提高能效就已经能够带来很大的成果了。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他们要做到绝对的减排,应该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现在我们进入讨论、互动阶段。当然我不会说具体的时间,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但是,我想,太空移民可能是非常遥远的将来才能实现的事情,我们在座各位不管是年长的还是年轻的,恐怕都没有这个希望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环境保护的一项重点任务是削减主要污染物派忙总量,减轻环境容量负荷过重的压力。
先导就是推动区域、流域和行业规划环评,明确生态功能区划分,对发展什么、鼓励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加以明确,引导地区和企业搞好经济发展。实际上我也谈到了我们需要做什么,比如在未来的几个五年的计划当中,可能需要达到20%的单位GDP的减排。同时2020年中国如果变得更加繁荣的话,我想所谓的捐助国和受援国的差距或者是区别将会变得越来越模糊。所有的这些加在一起,都需要生产性的能源应用,不管是你要汽车,哪怕是能效最高的汽车,甚至是电动汽车,它最终也需要能源。
我想这个还是可以实现的。从探索重点看,具有多重性和阶段性,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探索重点。
我们都希望中国的发展速度能够达到7%或者7%以上,在接下来20年是这样子。对环境保护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化。
加强环境保护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推进环保事业发展的大好机遇。这样的一个标准不应当仅仅参照历史的数据,也可以考虑到最新的技术发展情况,比如现在日本的GDP人均达到2万美元的时候,它的人均能源消耗的上限大概是1.2亿BTO,如果有了技术之后,在同样的GDP之后,足够的BTO标准就足够了。对于中国来说,在未来十年,实际上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公司和技术了,不管是在太阳能、生物质能还是在风能方面,我对中国的建议是希望这些新能源的公司能够更广泛地参与到跨境的变革性的项目当中,并且在业界扮演一个领导性的角色。助推就是对符合中央政策和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按规定标准程序加快审批,为不合规定的建设项目设置不可逾越的防火墙。七大水系国控断面一类到三类水质比例提高37.3个百分点。在发达国家还是有一些问题或者说困难。
追求和实现环境与经济高度融合,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中促进发展,是经济及环境政策的内在要求。另外还有一些程序也是比较复杂。
我想绝对量的减少还是相对比较小的,对于发展中国家,绝对量的减少,可能会比较困难。我们希望左下角(图)的这些国家,包括印度、中国和巴西,是一个比较缓慢的方式来达到全球共同的标准,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之后。
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是我国环保事业大发展的30多年,也是不懈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的30多年。对于能源的使用和需求会小一点,比如说,生产汽车的当然就要比做其他轻工业的消耗能量多了。
192个国家都要参与讨论决策,我认为这可能会比较复杂。中国要怎么做呢?如何才能帮助世界达成2度的目标呢?基本上,我想中国是想在2020年的时候达到现在的一个排放水平,就是回到现在的排放水平之上。[对环境保护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综合作用的认识更加深化。但是同时考虑到一些地区的不同,比如北半球的能源消耗肯定要比南半球高一些,因为它有供暖的需要等等这些不同。
比如英国的布朗首相,还有埃塞俄比亚的总统,我和这个委员会有比较密切的合作。2006-2009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9.66%和13.14%。
碳减排必须要通过提高能效,这包括提高能效和减少能源的使用来实现。另外,在IEDD+这个情况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城镇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52%提高到72.3%。我们在这个平台中,希望能够有一个更加合作的、氛围比哥本哈根要好。
节能减排是环境保护的硬抓手。之前的浪潮在过去40到50年中都是这样一个形状(图),我们现在站在一个新的工业革命的终点。加快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并重、同步和综合。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首先体现在环境保护上,环境保护取得的任何进展任何突破任何成效,都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贡献。
正确的环境政策也是正确的经济政策,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能够保障、促进和优化经济增长。我们可以看看,在假设上来说,有可能达到静止的消费或者比例上升的状态,当你的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的阶段的时候,是有可能把人均的消耗给限制在一定的上限之内的。
这里我需要提醒一下,为了便于有更充分的时间互动、讨论,下面两位演讲嘉宾的时间每位是10分钟。为了能够使更多的问题得到讨论,希望提问尽可能简短,回答也尽可能简洁。
虽然时间不够,但是可以指出的一点是在这些领域上都存在这样的差距和不同,必须纳入我们的综合考虑当中。第四,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以环境成本优化资源配置。